未来已来 御风而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携多款新产品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时间:2024-12-13 17:51:45 作者:2024斯诺克赛程时间表 阅读:29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携多款先锋产品亮相本届珠海航展,全面展示无人装备与空气动力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实力,让世界近距离感受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无人机成为战场态势感知、信息网络组成、防空压制和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手段,彰显国家总实力和高新技术水准。未来战争对无人机提出增强突防和生存能力、满足中远程作战需求、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突出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增强任务载荷性能等一系列更加高的要求。面向未来,抢占无人机技术发展制高点已成为各国争相追逐的领域。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响应这一需求,依托气动研究经验与成果,自主研制了彩虹系列无人机和射手系列智能弹药,历经20余年打造了全球军贸知名品牌,近年来也成长为国内无人装备的奇兵劲旅。本次航展上,继续壮大的彩虹无人机家族将以真机全面展示一批最新无人装备利器,为守护国防安全增添新保障。

  彩虹-7无人机真机首次惊艳亮相航展。彩虹-7无人机是一款基于先进的气动、隐身和控制技术研制的高空、亚音速、高生存力的无人装备。可在高对抗作战环境中执行持续隐蔽侦察、警戒探测、作战支援等任务,大幅度的提高信息化作战效能,满足未来对称性作战对高端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的需求。

  彩虹-7无人机研制中选择了飞翼式布局。气动布局决定了飞机的机动性,飞翼式布局使整个机体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升力面,减少了垂尾、平尾等突出部件,有助于减少阻力,增加航程和飞行高度。同时飞翼式布局大大降低机身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以此来降低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另外,雷达隐身除了考虑气动布局,还要在机身材料和涂料方面下功夫,彩虹-7也采用了大量先进隐身材料提高了雷达隐身性能,成为真正的“高空隐形杀手锏”。

  彩虹-9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彩虹在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的最新力作,也在本次航展首次亮相。该机满足更长航时、更大载重、更多智能的未来需求,是进一步拓展彩虹无人机型谱向高空高速领域发展的一款大型、中高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系统。具有飞行高度高、载荷能力强、航时长、生存能力和高原起降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在作战载荷下最大航程可达11500千米以上,最大起飞重量5000千克,最大滞空时间40小时,升限可达11000米。

  彩虹-9无人机系统开放性好、接口丰富,系统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充分的发挥滞空时间长、载弹量强大的优势,能在目标上空长时间盘旋,可实现侦察监视、作战支援和对地打击等多种任务,是真正意义的“飞行狙击手”。

  成本低、智能化、响应快、机动强,是彩虹-3D中程多用途无人机最显著的优势。该机是研究院深耕无人机领域多年的经典之作,具备卫通数据链通信能力,可挂载光电载荷、SAR、电子战载荷等多型任务载荷,也可挂载机载精确制导武器,可执行多种侦察打击作战任务。其航时和升限均有提升,系统30分钟就可以完成组装,可在野外公路起降,支持一键检查、一键起飞、一键追航,可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物探、森林防火、救援、应急遥感测绘、海洋监测等行业,真正的完成了更低成本、更高性能。

  无人机蜂群具有自主协作、可扩展性的显著优势,具有重塑未来作战游戏规则的重大潜力,亮相本次航展的彩虹-817A无人机即是一款单兵便携式无人机蜂群系统。该机使用先进的共轴双桨布局,拥有强大的垂直起降能力,能够在固定点悬停,还能迅速平移飞行。可配装高爆战斗部、光电载荷、发烟雾装置,可进行战场侦察、徒步渗透、多机集群打击等任务,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堑壕战和城市巷战。具备高效能、隐蔽性强、侦察打击能力出色,可自主组队攻击,是彩虹家族面向未来的一款单兵作战“利器”。

  除多款无人机新面孔亮相外,配套的“射手”系列导弹也将以全新姿态在导弹展区亮相,AR-1K空地导弹、AR-2C空地导弹和AR-5空射巡飞弹均为首次参展。

  AR-1K空地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更换导引头,可对地面固定目标和低速移动目标实施即时精确打击;

  AR-2空地导弹作为小型化、高精度的无人机机载导弹武器,可实现即察即打应用,大范围的应用于反恐清除、边/海防防御作战等;

  AR-2C空地导弹定位于多平台挂载武器,可模块化换装多种战斗部和导引头,实现多种作战用途;

  AR-4近程空地导弹定位于无人机或直升机机载武器,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有效打击固定或低速移动目标;

  AR-5巡飞弹是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挂载投放的武器系统,可配装侵爆战斗部或杀伤爆破战斗部,实现多种作战用途。

  从低空经济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水平发展的专项政策出台,再到《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专门强调大力推进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持续“出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正快速崛起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坚持全面融合发展,积极投身国家民用领域和低空经济发展大局,聚焦研发制造、低空空域、运营服务等重点环节,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无人物流、应急测绘、航空物探、森林防火、应急救灾、海洋应用等“低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打造具有彩虹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

  2013年起作为全球首例航磁多梯度测量无人机平台、全球首款无人机重磁综合测量平台,在国内国外飞行约38万侧线年

  运用彩虹无人机开展国家航空应急测绘任务,可在几小时内将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图像等信息传送到国家应急平台;2020年起

  参与贡山山体滑坡、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等多次应急救援任务。此次航展展示的

  该机严格采用《高风险货运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适航标准》为最低标准开展设计,在气动布局上采用了经典运输机布局,并使用了双发动机设计,采用了抗干扰和鲁棒性高的航电构架,并提供了空管接入的话音、数字和相关数据链监视界面,旨在提供持续可靠适航的能力。该运输机可用于连接中心城市与偏远县乡,实现低成本快捷货运,为中西部偏远地区提供物资运输工具,为推动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坚持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是研究院在无人装备和低空经济赛道持续进步的核心动力,院在其他领域打造出新优势。本次航展上,研究院推出的其他自主创新展品同样引人注目,彰显了院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

  ,针对无人机操作手及任务指挥官战术训练需求设计。可模拟可见光、红外、雷达等多种侦察手段,具备航迹规划、飞行控制、影像侦察、跟踪指引、火力打击、特情处置、效果评估等功能,可使受训者在等效仿真环境下进行任务操作训练,真实感受任务场景,减少实装飞行损耗,降低飞行安全风险。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多种机型及武器系统的操作仿真功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可使日常培训不受时间、空间及空域限制,大幅度的提升了训练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

  具备防、抗、报警、取证等系列功能,可达到全天候探测、感知、监控、超前预警、先期处置的目的。产品综合集成雷达、红外全景摄像、噪声、激光、光纤等手段和先进算法,同时可拓展联动无人机、机械狗、无人车等智能无人装备,解决步防范围小、环境适应性弱等问题。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公安部定型并应用于多个军、警用安防项目。

  2015年研究院开始研制智能水下航行器,目前已形成“仿生外形UUV”“模块化多任务型UUV”等系列化智能水下航行器平台,形成HTQ-220、HTQ-324、HTQ-533系列航行器产品。

  面向新一代螺旋桨动力飞行器推进系统研制需求,研究院充分的发挥气动技术优势,自主开发涵盖模型设计、仿真分析、多学科优化三大模块的螺旋桨一体化设计优化平台,建立集螺旋桨设计研发、仿真验证、试验测试与产品生产保障的综合研制体系,自主研发的HTP系列螺旋桨。

  依托珠海航展的强大影响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将以改革创新精神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发展紧迫感,践行新时代航天气动精神。在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和特种飞行器产业公司,打造全球空气动力原创技术策源地,成为中国无人机产业链链长上展现更大作为,在科学技术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为国防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