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厂錾铜浮雕:“铜”心可鉴出神工
铜,在古时被称为“吉金”,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感,具有非常好的装扮修饰的效果。在南皮县寨子镇王厂村的錾铜艺术馆,让参观者感受到了錾铜艺术兼容的复古与时尚之美。
錾铜艺术馆主人王春周、王春友、王春港三兄弟,用祖传手艺和创新构想,在铜片上雕刻出花鸟虫鱼、人物山水、历史典故。
铜雕壁画《镖不喊沧》中的沧州武侠、《吴桥杂技》展现的艺人风采,以及摆放的各种形象逼真、风格古朴、做工精致的铜雕人物、器皿、文创产品等,无不彰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思想与审美,令人叹为观止
“錾铜浮雕产生于商周,是我国流传甚早且历史悠远长久的传统手工技艺。从历代出土的铜文物就能够准确的看出,每一件作品都铭刻着古人精湛的铜雕技艺。錾铜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互渗透、同步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王春周是王氏三兄弟中的长兄。跟铜雕打交道30多年的他,将铜雕艺术与传统绘画结合,制作出一批批内涵丰富且颇具艺术感的錾铜浮雕壁画。
王春周说:“錾铜,是一种片活儿,是在铜片上设计好纹饰图案,利用铜的延展性,用锤子及形状各不相同的金属錾子进行敲击,使其表面留下錾痕,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王厂錾铜工艺是清末民国时期,我的曾祖父王会同引入王厂村的。”
从前,王会同在关外贩畜拉盐。途中,他学到錾铜技艺,便放弃了贩畜运盐之苦,回到老家以錾铜为营生。王会同的铜匠铺远近闻名,以打造生活日用具为主,如铜勺、铜盘、铜壶等。至今,王会同打造的铜器仍然存世。
“曾祖父将技艺传给了他的长子王树茗和三子即我的爷爷王树祥。此后,錾铜技术又传于伯父王忠照和王国照。后来,这一技术传给了我们三兄弟和叔伯兄弟王春明、王春峰。到我们这已是第四代,有100多年了。”王春周说。
经过王氏家族四代人的传承及精心探索实践,王厂村传统錾铜工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拓展了多种材质及工艺门类。
他们錾刻锻打的紫铜、黄铜、白铜等材质的艺术品,工艺精湛、虚实相间、层次感强,拥有非常良好的视觉效果,被大范围的应用在生活器具锻造、工艺礼品开发、雕塑壁画制作、特色装饰工艺品等领域。
在位于南皮县城的香涛公园内,由王春周设计创意、三兄弟联袂制作的錾铜壁画《张之洞》,是沧州面积最大的錾铜浮雕作品。如今,这幅大型錾铜壁画已成为这一县域的文化地标。
这幅作品创作于2011年。作品采用黄铜、紫铜浮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传统錾铜工艺与镶嵌拼接、书法题榜等文化元素,将晚清重臣、南皮名人张之洞兴新学、办实业、练新军、抵御外辱的历史,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谓巧夺天工、震撼心灵。
欣赏作品厚重的历史底蕴时,人们得以了解錾刻的艰难。那无比丰富的各式錾刀在铜板上“游走”,每一刀下去都考验着技艺和气力的纯熟。
“这里是阴錾,也叫线雕,錾刻出图案轮廓及表面纹理,线条简洁明了。这里是阳錾,也叫浮雕,可以把张之洞这个人物凸出铜板表面,呈现立体感。”指着《张之洞》錾铜壁画,王春周和记者说,“采用这样的浮雕手法,使作品介于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之间,既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又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的美学追求。”
作为錾铜艺术馆执行馆长,多年来,王春友潜心钻研錾铜艺术,将铜雕艺术与传统绘画结合,制作出一批批造型简洁而又不失艺术美感的錾铜壁画。
记者采访时,王春友和王春港正在赶制一幅《丹凤朝阳》錾铜壁画。他们在厚度仅1.2毫米的铜片上,錾刻出由无数细密流畅线条组成的画作。那画面立体感十足,凸起的部分高度可达十多厘米。王春友说:“这个作品少说也要经过几万次的敲击,容不得一次失误。”
錾铜工艺操作的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操作者既要有绘画、雕塑造型的基础,又要掌握钳工、锻工、板金、铸造、焊接等多种技术,还要对相关工艺及民间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非经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钻研而不能很好地掌握。
多年来,王氏兄弟在祖传手艺基础上,创制了多幅錾铜浮雕壁画。它们当中有沧州会展中心紫铜浮雕壁画《穆如清风》、东光元曲公园主题文化墙组壁画《元曲四大家》及铜刻书法碑廊等。
“历史上,錾刻技艺多是在小手工作坊中以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形式传承,从未见有系统教材和专著,也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和有计划的人才教育培训。至今,能够全面而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为数不多。”王春友说。
为此,兄弟三人曾相继到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他们还入选国家文旅部的非遗人才培训计划,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金属錾刻人才培训等。
2019年,他们建起的“沧州市王厂錾铜艺术馆”,成为我市及全省第一家錾铜非遗艺术馆。
錾铜艺术馆集百年遗存、技艺传承、作品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产、学、展、研相结合,用以传承技艺、展示作品、交流学术、创新发展,现为中国壁画学会创作研习基地、华北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等。馆内存放着錾刻工具、生活器具、浮雕花鸟、工艺壁画、文创产品等500多件藏品,体现了錾铜艺术之美。
据介绍,王厂錾铜艺术馆设计制作的多幅錾铜作品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如白铜浮雕《镖不喊沧》入选中国美术馆壁画艺术求索展;《杂技吴桥》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第三届全国壁画展等。
近年来,王氏兄弟三人精心培养徒弟,将技艺传播到省内各市及云南、江苏、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他们还多次带着技艺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去一场场文化盛宴。
匠心雕琢,非凡工艺。随着手中工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幅幅凝聚着心血和智慧的铜画,在三兄弟手中诞生。这也锤炼出他们坚强的毅力。
近日,三兄弟刚刚携手为国家图书馆完成的《张之洞》铜像,就是在精心设计并制作10余个小样,又翻出10余个模型后才完成的。虽然整个制作的步骤非常繁杂,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品质,尤其是王春周,每个步骤他都亲自操控,每个工艺工法都打破桎梏。品质的研磨、细节的雕琢,使他们把人物的神韵刻画得惟妙惟肖。
王春周说:“錾铜工艺属于纯手工工艺,机械制作不能取而代之。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取决于创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精气神的作品,才能算是好作品。我希望,这一祖传手艺能够传承下去,留住乡情印迹,传承工匠精神,服务社会大众。泥人不改土性,传承錾铜工艺魅力,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